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96|回复: 74

再次宣传问题多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8 0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莱卡司机,我刚才做饭去了。回来仔细说几句。抛开没问题这三张,说几句问题多理论,作为探讨。

我看到网上很多人提到摄影的前途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余选手都能够拍出很不错的照片,专业选手的优势荡然无存。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差别仅仅剩下是不是靠摄影赚钱这一条了。但是,很多专业摄影师不甘心,开始向艺术家的方向努力,更多地尝试利用摄影拍出绘画效果。现在摄影绘画效果的主要模仿对象还是19世纪的油画,以写实派和印象派中比较写实的作品为主。

但是,我认为这不足以让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长久地独立生存下去。经过长考,本人认为,摄影的前途是彻底放弃写实,走概念化的路线。这和现代艺术的道路其实比较接近。以后,写实就是基本功训练,或者用于新闻和商业广告的用途。但是,真正的摄影艺术则需要更加抽象,至少是模糊化。但是,抽象化模糊化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是个人的艺术理论和成体系的创作。没有自己的理论摄影艺术家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艺术创新。

我没事就去看看英国photographers' gallery的展览,愈发觉得摄影的危机就体现在这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处女地比较多,换个角度拍拍就能出彩。现在摄影大师出不来的根本问题就是理论太缺乏。市场中充斥了摄影技术教程和摄影欣赏的画报,却很少有过硬的摄影艺术理论书籍。不过,前些天看了一个展览,那个人名字我给忘了,是德国的,已经有向这个方向迈进的趋势了。这位据说是Magnum比较近期签约的摄影家,而且据说纽约有一批这样的年轻摄影家酝酿着如何作出根本性的突破。虽然这个人的作品有一些我也不能欣赏,但是我认为这个人签得很有远见,能够代表摄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认为你感到这个努力方向显得苍白,还是由于这个领域的理论开掘不够。

核心提示问题多理论:当你把摄影变成表达你和被摄物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表现被摄物,你才有可能突破传统摄影的框子。我们老了,牙都掉光了。希望都在你们身上。

欢迎砸砖,不过请备好防掐服,嘿嘿
发表于 2008-8-18 02: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是偶这个业余的人要走的路。谢谢啦。

业余与专业对比,在器材、理论和技巧等等方面,超级发烧友除外,都有先天的不足。影像加中国画艺术是偶的发烧探索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挺你这话我太激动了。我前些天琢磨水墨来着,不过发现不容易。我还在加紧练习基本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3: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一点表白:

我认为摄影是件很个人的事情。除非要成为所谓大师(大师往往要在市场里面搞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东西)。伴随着摄影门槛日益降低的情况,我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并不关心摄影理论的发展,也不太关心摄影的存活。只要我有相机我就玩下去。我是给我自己玩的,目的是开心,而不是其他。

我的苍白说也只是我个人看法。我认为摄影越来越像萝卜白菜。我只是玩自己的,哪怕我拍的再老套,或者再新奇,我都不在意,我自己玩的开心就好。不能说现在大家都吃萝卜了,我就一定要把白菜吃出个名堂。

所以我的苍白说,也只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因为在众多形式里面,我必然有个选择。至于这个选择是否是大势所趋,或者是否会一鸣惊人,还是早已被人抛弃,我都不在意。

但是,选择有很多,我必然有个选择,也必然依靠个人喜好来选择。

所以,你的尝试是否代表了一种出路,我不在意的。我只是谈出我的感受。

这个感受不是批判,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摄影风格或者摄影方式对我来说类似于体育运动了。奥运会有无数的运动项目,我不能说哪一个项目才是出路,才有市场,才是将来的主流。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今天,你玩篮球,我玩羽毛球,他玩射箭,各玩个的。

不过在商业摄影或者大师们的圈子里,一定会有寻求突破,寻求创新的要求。而那是与我无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成名而突破好象有些本末倒置。 当然经济利益是另外一个问题。(麦姐就是个例子。她的所谓突破的基本目的是增大经济效益)
觉得总的来说艺术家基本都是为自己而艺术的。成不成名就是看运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3: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下:苍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它就不会有机会成为极其成功的创新。

但是如果人人都去模仿这个,或者去尝试这个,那摄影就失去了“多样性,个性”这一根本魅力,那摄影倒是距离消亡不远了。

而这也恰恰不会发生。一个最古老的摄影流派都会有人不断的喜爱下去,并尽可能的做的更好。也同样会有观众。因为相机是不分主人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它就为成为什么样的工具。

不会因为某一种创新成功了,相机就只能为这种创新服务,而拒绝其他。

旧可以很好的怀下去,新可以很好的创出来。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在我看来,这是摄影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3: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记得以前在万维跟问题多说过类似的话。

原帖由 leicaski 于 2008-8-18 03:51 发表

但是如果人人都去模仿这个,或者去尝试这个,那摄影就失去了“多样性,个性”这一根本魅力,那摄影倒是距离消亡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4: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icaski 于 2008-8-18 03:41 发表
我认为摄影是件很个人的事情。除非要成为所谓大师(大师往往要在市场里面搞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东西)。伴随着摄影门槛日益降低的情况,我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并不关心摄影理论的发展,也不太关心摄影的存活。只要我有相机我就 ...


我也同意是非常个人的事情。这是问题多主观派理论的前提。我关心的不是批评,因为我历来认为观众和作者之间只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共鸣,没有可能人为地实现认同。当然,我一直认为我的前景不是摄影大家,而是是理论大家兼有实践经验,嘿嘿。我不知道你的情况,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忽然觉得:怎么那么没劲啊。照了相连下载都懒得弄。我现在愈发感觉到,有理论支持的摄影才是让我津津有味地朝着一条道走到黑的途径。这和以前的大师们为了吸引眼球用来懵人的豪言壮语还不太一样,因为时代不同了,人们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了。我说的理论是有意识地用来指导个人创作的。这个理论有时候是从最开始就有的,有的时候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并指导以后的创作的。先形成理论并将会指导实践的最典型的是:问题多理论,嘿嘿。

当然,我目前还没有做到每一幅作品都按照问题多理论来实践。我现在基本上是,有兴趣的话就尽量多想新点子,发现兴趣减少了就开始回到理论。从这个意义上,理论如同个人的宗教,是摄影者心灵的港湾。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4: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来说,被糊弄也是件很快乐的事。

比如,“这个人用50mm拍人像好”。其实无数个人这么拍过了。早不稀奇了。可我还甘愿被糊弄,甘愿去模仿,能模仿的像,我就很满意,很高兴。当然,我不是什么都模仿,只是模仿我喜欢的。这也算我个人的宗教吧。

另外,对于摄影的很多基础技术我都还没有熟练掌握。创新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即便一辈子不创新,也是丝毫不会影响摄影给我带来的快乐,就是个玩嘛。

再当然,先打基础,再谈创新,也是我个人习惯。我不认为这是个唯一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4: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自己认为怎么好玩就怎么玩的说法,各人摄影的路不尽一样,但归根结底目的基本都一样:enjo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WB 于 2008-8-18 03:54 发表
呵呵。记得以前在万维跟问题多说过类似的话。


但是这话是针对当时大家都在学习一种技术说的,所以我当时就说你应该把学习过程和本人的创作分开来看。如果是为了学习,说不应该模仿属于无用。就像你在学习过程中希望模仿大师一样,有人希望模仿不同的创作技巧。但是如果是为了创作,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不叫创作。当然,临摹也能出高手,但那不属于创作的范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8 05: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和创作只有一步之遥。除非你加标签,不然别人怎么知道?
原帖由 问题多 于 2008-8-18 05:02 发表


但是这话是针对当时大家都在学习一种技术说的,所以我当时就说你应该把学习过程和本人的创作分开来看。如果是为了学习,说不应该模仿属于无用。就像你在学习过程中希望模仿大师一样,有人希望模仿不同的创作技巧。但是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5: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icaski 于 2008-8-18 04:11 发表
对我来说,被糊弄也是件很快乐的事。

比如,“这个人用50mm拍人像好”。其实无数个人这么拍过了。早不稀奇了。可我还甘愿被糊弄,甘愿去模仿,能模仿的像,我就很满意,很高兴。当然,我不是什么都模仿,只是模仿我喜欢的。这也算我 ...


理论是对人行为的总结和归纳。任何领域都有理论支持,这属于宏观的范畴,和个人兴趣的微观范畴是应该分开来看的。迷恋大师的豪言壮语、迷恋设备、迷恋创新手段对我来说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选择被什么糊弄的过程有的时候是有意识的,有的时候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不等于就真是随意。这是一个对主观在摄影中的作用的认识问题。摄影是主观的活动,就意味着你不可能是心灵空荡地玩。

技术上的基础甚至艺术上的基础当然都得打,但是思想性的活动不是要等方方面面的基础打牢了才可能有。技术和理论在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中从来都是齐头并进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别人就得使用我的理论。我是强调每个人得有自己的理论。哪怕是玩,你摄影的的风格实际上来自于你的理论,不承认它也是默默地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5: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WB 于 2008-8-18 05:16 发表
学习和创作只有一步之遥。除非你加标签,不然别人怎么知道?


某人贴了一个东西,别人立刻照猫画虎地模仿,并且同时讨论如何做,这属于学习。我以前也说过,就像我站在路边照汽车,目的是为了练习不同速度的摄影。你如果说这样等于没有思想,我认为是拔苗助长。以前关于搂摸的讨论明显地是在学习使用技术,就像后来这里讨论HDR。事实证明,并没有人把搂摸、HDR作为自己永久的创作方式。但是经过讨论,大家都知道搂摸是怎么回事了,而且每个人都做了几个片子。这是典型的学习征兆。

比如昨天我贴了草书,顺手跟着做了,我认为这是学习,不是创作上的跟风。否则,练什么都成了跟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05: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顺手 于 2008-8-18 04:34 发表
同意自己认为怎么好玩就怎么玩的说法,各人摄影的路不尽一样,但归根结底目的基本都一样:enjoy。


自己认为怎么好玩就是有你的主观选择在里面,这个选择是有你自己的理论支持的,当然这个理论你可能不一定有意识地去总结。

但是我认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恰恰是因为没有有意识地创作才走向了危机。

作为理论大师,我的眼睛是盯着这门艺术的发展趋势,还不是作为爱好者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6-8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