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问题多

安全的几个角度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09: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观点不是我的发明,我只是赞同这种观点。嘿嘿
如果你想批判,先去批判马尔萨斯。 ...
柞里子 发表于 2011-7-30 09:30


马尔萨斯又不是没人批判过,再说了,你那两句能算马尔萨斯的观点么?该加的限定一个都没有,我都懒得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09: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尔萨斯又不是没人批判过,再说了,你那两句能算马尔萨斯的观点么?该加的限定一个都没有,我都懒得批。 ...
不道 发表于 2011-7-30 09:38


看你这逻辑!谁说你不能批评了?
马尔萨斯说的要点是:财富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加。
那是就发展的状态而言。
我的饼论,是就静止状态而言,或者说就发展的任何特定阶段而言。
我的观察角度或者说陈述角度与老马不同,但老马之说在先,不敢夺其美,故曰是老马的观点。
但正因为这点不同,我的说法没有附加“限定性”的必要。
你不是懒得批,是没懂所以没法儿批。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这逻辑!谁说你不能批评了?
马尔萨斯说的要点是:财富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加。
那是就发展的状态而 ...
柞里子 发表于 2011-7-30 09:51


1、你的这个观点和马尔萨斯关于资源的观点,两者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你自己硬贴上去而已。“马尔萨斯说的要点是:财富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加。”,这个引述非常成问题,马同学说的是食物,到你这儿成了财富,这个就不计较了,但是你转眼又混淆了财富和资源,这几个东西能一样么?这么爱名词解释的这么干,太不专业了吧?

2、马尔萨斯说什么先放一边,就说你这个观点吧。“资源大饼论”补充完了?你要不说静止状态还好,一说就更露馅了,还“发展的任何特定阶段”呢,你还不如干脆再抽象一点,也别什么饼了,直接用除法,被除数是有限数,除数越大,值越小。不用限定?不用时空限定你能说清楚么?

先说资源,不限定的话,我说的是全宇宙的资源,你说的是地球上的资源,能一样么?

我退一步,限定一下,全地球的资源,我再退一步, 限定到某一时间段内,不计算时间上的累积,我也不跟你矫情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然后再帮你限定一下,帮你完善一下资源总量是一个常数这么一个需要不断限定才能成立的论断,假设地球上的资源全部来自太阳能的转换,每年太阳辐射来的能量是个常量,因此 。。。(喜欢拉名人佐证?那我拉钱学森来完成后面的布拉布拉)

好,就算全地球的资源是个常量,人越多,每个人就一定分的越少么?错,第一,全地球的资源是个常量,但是人类能够获取使用的资源总量是个变量,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现在可用了,这个就不举例了,第二,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分配效率也随着科技进步而提高了,这个也不举例了。

就算这个饼大小不变,你的饼论也很成问题:既然你说的是分配过程,你难道看不到实际能被分的饼与原来相比越来越大么?看不到原来分饼的时候掉桌子下被浪费的现在越来越少么?看不到每个人分到的饼里所含卡路里越来越高么?

要是这些都可以忽略,那还分什么饼啊,直接有限数除法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的这个观点和马尔萨斯关于资源的观点,两者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你自己硬贴上去而已。“马尔萨斯说的 ...
不道 发表于 2011-7-30 10:37


你这叫做举一隅不能以三隅反。嘿嘿
粮食是资源的一种。
粮食每年能生长,其他资源大都不能,越用越少。
粮食都会短缺,更遑论其他资源。
无资源,从何而来财富?
地球以外,那都是瞎扯淡的事儿。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谁能从地球以外引进财富或资源?
近乎零。
即使有,会予全球穷国分享?

无论效率如何提高,都是以无穷之需求应有限的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叫做举一隅不能以三隅反。嘿嘿
粮食是资源的一种。
粮食每年能生长,其他资源大都不能,越用越少。
...
柞里子 发表于 2011-7-30 10:56



恰恰是你只能看到1,既看不到“资源总额是常数”这一抽象说法的局限,也看不到资源本身和人类能够分享资源之间的关系,更看不到分配过程中的效率因素,目光何其短浅也,要是可以抽象到什么都不顾及的地步,你那“资源大饼论”还不如“有限数除法”更来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是你只能看到1,既看不到“资源总额是常数”这一抽象说法的局限,也看不到资源本身和人类能够分享资 ...
不道 发表于 2011-7-30 11:28


你早点洗洗睡吧,和老柞能辩论出个结果来?

1-他绝不会认输

2-他可能会用不好听的词,但用在你头上的可能很小,因为你是男的。

3-急了他也不会让你躲他远点,而是会和你没完没了
4-他虽不会让你道歉,但会让你比道歉还难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是你只能看到1,既看不到“资源总额是常数”这一抽象说法的局限,也看不到资源本身和人类能够分享资 ...
不道 发表于 2011-7-30 11:28



我承认我是看不到你说的这些,但是这不是我说的1。
看不到或者说不相信这些,正是我的观点。
你以为我的观点为狭隘,我以你的观点为荒谬。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7: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问题多


    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看得懂吗?  从N个角度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拿人民的生命开玩笑!  不懂就说不懂不要装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问题多


    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 ...
yaoayao 发表于 2011-7-30 17:03



还真看不懂,难道不是软件设计的问题?我前面写着是软件设计问题,是看中国媒体报道的,所以我说得让电脑民工发言么?反正我是电脑盲,嘿嘿
你这个安全专家帮着分析一下美国毒火车出轨的事情好不好,这个是最新的出轨事件。我就不明白为什么60公里的火车,用了几十年了,怎么能出轨呢?这在安全上怎么解释?我可不是拿美国说事,我是想看看你们安全专家怎么看待这种情况?是不是出得太好、太及时了,这样可以帮着改善制度?
我先准备好笑容,等你拍板我再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7: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看不懂,难道不是软件设计的问题?我前面写着是软件设计问题,是看中国媒体报道的,所以我说得让电 ...
问题多 发表于 2011-7-30 17:20



    很虚心嘛,俺上高中的女儿说啦,卧轨自杀的不能跟动车事故比较。 第一节下课,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8: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虚心嘛,俺上高中的女儿说啦,卧轨自杀的不能跟动车事故比较。 第一节下课,嘿嘿 ...
yaoayao 发表于 2011-7-30 17:54



你跟你女儿说了我这里并不是把两类事件相比较,而是在说人的观念比技术还重要么?很奇怪你会不同意我这个说法,你说了这些天,什么该开得快点慢点的,安全的本质是什么?难道不是生命第一位么?你说的那些技术和管理的手段应该是这个宗旨的保障,而不是用来做别的。没有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是最重要的,管得再好他也是一部机器,这部机器用来杀人干什么都很有效率。日本当年和西方看齐,看的其实是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有了这个,他才从杀人如剁肉泥的武士文化真正进入到“西方”国家的行列。你说的那些技术上的事情是在这个观念指导下产生出来的体系。没有我说的这个,能得到你想要的?切,说了半天也还是治标不治本啊。

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觉得人家管理手段好,所以你即使是个愣头青也能干好。所以中国应该引用他们技术和管理,就肯定能好。太小儿科了么。你在一个好的制度中虽然不会出大差,但是当初设计这个制度的人是真正的思想者。这个制度中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是设计者的观念决定的。而且绝大多数人还是是认可这些的价值观的,否则你就是再好的制度,它也能给你扭曲了啊。

你要不再问问你女儿,我说的对不对?当然,不要强求中学生跟我观点一致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8: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疑

"3、从乘车人的角度,需要做出的判断是,你是不是因此再也不坐火车了。我拿世界其他国家的火车出轨事件出来比,就是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你从乘客的角度认识到,是否采用某个交通工具,应该取决于平均的安全纪录,而不是看到火车出事你就改坐汽车了。实际呢,汽车出事率更高。我根本不是说再出几次也可以的意思。当然,刻意曲解我的话的人来自拥有世界最烂列车记录的国家之一,出门坐火车活着回来的概率很低,有着比欧洲人更加神经质的反应,我完全可以理解。"


俺女儿又说了,事故后一周才公布运行信息系统有严重故障是昏君,还继续运行是找死。谁觉得无所畏惧,请便。
这回是负责安全检查工作的大女儿说的,嘿嘿。   第二讲,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6-8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