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eicaski

[非单反机] 《把玩leica》作者:张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闻名于世的德国蔡斯(Zeiss)具有雄厚的光学机械实力, 它也在1932 生产出CONTAX I 旁轴取景相机,成为莱卡强有力的竞争者。 由于莱卡拥有小型35毫米相机的多项专利,为了躲避莱卡的专利, 蔡斯设计的CONTAX I 较为复杂, 尤其它的纵走式金属快门帘没有莱卡的布质快门幕帘设计简单坚固耐用。 但是莱卡的快
门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由于它的行程部较短, 减震和在行程末端减速不容易改进, 这也就是为什么莱卡M 速度至今无法提高到1/2000 的主要技术障碍。


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CONTAX I 比莱卡II 体积大, 重量重,在设计美学上CONTAX I 是方方正正, 莱卡 II 则外形圆滑。 这种外形上的设计也引起了莱卡和蔡斯用户的长期争论, 蔡斯用户认为方方正正的设计使得把握牢固,莱卡用户则认为外形圆滑手感好。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35 毫米摄影是莱卡和蔡斯的天下, 虽然莱卡在35 毫米照相机设计上先行一步, 但是莱卡的光学实力没有蔡斯强。CONTAXI 系统相对于莱卡的优势在于它的测距器基线比莱卡II 系列机型的基线要长的多, 因此CONTAX I测距精度要好于莱卡。 CONTAX I 另外一个优点是蔡斯优秀的光学镜头系统和使用卡口接口更换镜头比莱卡快捷方便。但是蔡斯相机和镜头都要比莱卡的贵20-30% 左右。 在1934 年莱卡提供 35mm/3.5 Elmar、 50mm/2Summar 、 73mm/1.9Hektor 、90mm/4 Elmar 、 105mm/6.3 Hektor和105mm/4.5 Hektor 总共六只镜头。同年代蔡斯提供28mm/8Tessar 、40mm/2 Biotar 、 50mm/2 Sonnar 、50mm/1.5 Sonnar 、 50mm/2.8Tessar、 80mm/4Triotar、 85mm/2Sonnar 、 135mm/4 Sonnar 、
180mm/6.3Tele-Tessar 、 300mm/8Tele-Tessar 和500mm/8 Fern-Tessar 总共11 只镜头。 以此可以看出蔡斯在光学上的实力,蔡斯在光学上的优势一直保持到50 年代。同时,不单蔡斯为莱卡生产了一些螺纹卡口的镜头, 其他的德国镜头厂家如史耐德也为曾经莱卡设计生产镜头。莱卡的Summarit50mm/1.5 其前身就是史耐德设计的。到莱卡IIIc 时机身长度增加了2.8 毫米, 它采用一体铸造机身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批量生产, 它的顶盖也由两片改为一片。30年代中期Agfa 和Kodak开发出彩色胶卷, 当时彩色胶卷只有35 毫米规格,彩色胶卷的应用也促进了小型135 相机的普及和使用。
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莱卡生产的IIIc基本上供应德国军方使用输出到同盟国很少。 德国军方喜欢莱卡主要是因为它的便携性和可靠性, 虽然蔡斯有着雄厚的光学实力, 蔡斯的光学镜头举世闻名, 但是蔡斯相机设计复杂,比起设计简单的莱卡更容易出差错。任何军方都会选择耐用可靠,很自然莱卡机身成为德国军方的首
选。 现在很少看到30-40年代生产的CONTAX 还可以用, 但是30-40 年代生产还可以用的莱卡II/III 却很多,由此可见当时生产的莱卡耐用性远远高于同时期的蔡司。当时的美军还在使用3x4和4x5 的散装片相机,可以想象在飞机和军舰上用莱卡和4x 5 拍照片时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操作迅捷程度, 所以战争中对立的两方面都想得到莱卡。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莱卡在纽约的公司被美国政府作为敌国财
产查封。 当时美国主要的光学器材来源于敌对阵营的德国,战争切断了一切光学仪器的商业通路。 美国政府一度想用纽约莱卡公司的零件和工具自己装配自己的莱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无所获。纽约有一位叫PeterKardon的工程师和美军签合同生产莱卡仿型相机起名Kardon , 产量很少,有军用民用两个版本,我也只见过图片, 看上去象莱卡III, 现在Kardon 因为产量稀少也成了收藏品。从一些资料记载分析,德军喜欢莱卡的机身, 镜头也喜欢蔡斯的。他们对一些镜头测试认为蔡斯的镜头锐度更好一些, 并订购蔡斯镜头使用在莱卡机身上, 我想这也可能与莱卡当时的生产能力有关,也可能与蔡斯的高反差镜头更适合于战场侦察和新闻报道有关,德军也从史耐德订购镜头,但是当时史耐德的生产能力有限满足不了德军的需要。 由于战争期间材料匮乏,共有3,415台莱卡 IIIc被迫使用灰色油漆代替镀铬, 快门幕帘材料没有黑色的幕帘材料只好用红的来代替, 后来莱卡提供免费服务更换成黑色幕帘, 没有更换的红色幕帘莱卡IIIc 现在成了高价收藏品。 部分莱卡 IIIc 在快门系统不同的部位上加装轴承供德军在苏联高寒地区使用, 以保证在遭遇严寒时快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这种相机在序列号后加有‘K’。任何与军队, 特殊版本,小产量沾边的莱卡产品都是收藏家收集的对象, 你永远无法预测收藏市场的变化。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IIIc 又恢复生产, 它的序列号从400,000开始。 由于战后镍材料缺乏, 战后初期间生产的IIIc 镀铬很差, 起泡脱落的现象很常见。莱卡 IIIc 在快门的准确性和耐用性都比以前的型号有所改进。莱卡IIc没有慢门速度,莱卡 Ic 除了没有慢门速度取景器也取消了,这些相机都是作特殊用途的比如使用在一些科学仪器上象显微镜等,也可以配合反光镜箱作为单镜头反光相机使用。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 年取代莱卡 IIIc 的IIIf又增加了闪光同步和自拍功能, 快门设计上也有所改进, 在快门机构上加装轴承使得快门更加平滑安静。 我没有见到什么书面资料来证实对于莱卡IIIf快门的改进与莱卡IIIc/IIIa 快门加装轴承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但是在我拆卸这些相机时,我发现 IIIfred dial 则上下部都有轴承, 而
IIIc/IIIa 和IIIf black dial 快门主轴底部则无滚珠轴承。 以IIIf 为基础莱卡还生产了大约190 台半幅相机莱卡 72。 莱卡 IIf/If 和莱卡IIc/Ic 的配置一样也是特殊用途相机。 莱卡 IIIf 生产了大约12 万台, 到最后一个莱卡螺纹口的相机IIIg 时莱卡生产了接近80万台螺丝口的莱卡相机。

1954 年在西德科隆的照相器材博览会上莱卡向世人展示了插刀式镜头接口0.92 放大倍率取景器的M3。M3 以其高精度机械性能流畅的手感,宽大明亮的取景器,精美的镀鉻工艺开创了旁轴照相机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开始有些莱卡使用者对M3 有抵触情绪, 因为它和莱卡的螺纹口相机外形不同体积也增大了,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莱卡M3 的优点:卡口式镜头接口, 并可以通过接圈使用螺纹口镜头, 将取景器和测距器合二为一,较以前的螺纹相机更加宽大明亮, 提高了测距精确度,内置式自动切换50、90 和135 毫米取景框并能进行自动视差校正, 拧上相应的镜头就可以自动把相对应的取景框带出。 增加了背后开门, 装胶片比以前的螺纹相机快速方便。 扳把过片代替了螺纹口相机卷轴过片,快慢速度拨盘合二为一,而且快门速度拨盘在快门释放时不再随之旋转。莱卡M 系列实现自动切换取景框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当时蔡斯和日本厂家的旁轴相机不是只有50 毫米一个取景框就是需要手动更换取景框,或一个取景框大框套小框几个框同时出现。 这种自动切换在莱卡 M2上表现最为突出, 每一个镜头只带出一个镜头框,不分散注意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M2 的一个原因之一。
16.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卡 M3 的取景器是由很多棱镜用胶粘合而成,为了研究M3 和其他厂家取景器设计上的异同我拆了很多莱卡,蔡斯,佳能和尼康的旁轴取景测距照相机,我发现莱卡M3的取景器光学结构是最复杂的, 当然它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从莱卡M3 起莱卡的M 系列取景器基线是68.5 毫米, 0.92 的放大倍率给与63 毫米的有效基线是目前M系列中精确度最高的。0.72 放大倍率的M2/M4/M5/M6 / M7 / MP 的有
效基线只有49 毫米。由于莱卡 M3 售价较高, 莱卡开始生产莱卡 M2, 这是一部简化的M3,降低20%售价作为M3 的替代备用相机。 对除了过片和快门系统外的其它部分,主要是取景器、计数器等进行了简化。这种简化的取景器一直沿用到以后的M 系列。 从结构上看,由于光路折射的不同,M3在侧逆光几乎没有眩光,M3 以后的M 系列取景器眩光一直是莱卡用户的一个抱怨, 直到最近的M7 和 MP 才有所改进。
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卡 M2 的取景器放大倍率为0.72 这样可以显示35毫米镜头的取景框,不需要象莱卡 M3 一样要用外接取景器或给取景器 ‘戴眼镜’来解决使用35 毫米镜头取景问题。 因为摄影记者喜欢35 毫米镜头的视角,因此莱卡M2大受欢迎。莱卡还为摄影记者设计了莱卡 MP 加装快速过片机构。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厂家致力于发展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在长焦,微距, 取景没有视差和众多配件等方面莱卡M 系列相对处于劣势,到七十年代莱卡的M系列产量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莱卡也开发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但是在功能上和可靠性上无法和日本厂家相竞争。莱卡为了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性, 在莱卡 M2 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比如快速装片和快速倒片推出了莱卡M4。 同产量高达225,294 台的莱卡M3 以及产量达83,077 台莱卡 M2 相比较, 莱卡 M4只生产了 58,904 台。从这个数字上看莱卡的M系列在日本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冲击下在走下坡路, 莱卡的财政状况也陷入困境。 1971 年推出的带有TTL 测光的M5是莱卡走麦城的一个败笔。 莱卡本来想以此机型的发售来摆脱财政上的困境,但事与愿违,尽管M5 当时在技术上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它的外形和莱卡传统的M不一样, 体积也增加了不少。 由于TTL 测光表设计在一个可移动的小臂上,有些广角镜头因为后组镜片突入机身太深,能损坏测光表, 这些镜头必须修改后才能使用。 由于此类种种原因莱卡 M5 当时并没有得到莱卡用户的欢心,销售量非常不好,只生产了33,900 台。莱卡只好继续生产M4。在日本厂家高自动化高性能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从冲击下,因为财政困难莱卡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已经落后了很多,为了减少研发投入和时间莱卡也开始寻求和日本厂家合作,应用日本厂商现成的技术生产照相机,这种合作导致了和美能达合作生产的莱卡CL (CL是Compact Leica 的缩写) 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R3,R4。莱卡CL 是针对一般业余摄影爱好者市场设计的,莱卡希望在业余摄影市场上也占一席地位增加它的利润。莱卡CL 由莱卡设计日本美能达制造,一些零件使用了塑料材料, 它的测光元件设计和莱卡M5大同小异因此有和莱卡 M5 一样镜头的限制。 因为莱卡CL 机身很小, 它的取景器设计简单类似于凤凰205 一类的机型,因此它的测距有效基线很短, 使用大光圈镜头测距精度会受影响,所以它的配套镜头都是使用小光圈镜头,利用小光圈镜头的大景深来弥补测距器精度的不足。 莱卡 CL 比莱卡 M5 命运好一些,从1973 到1976 年停产总共生产了65,000台。面临日本厂家单镜头反光相机激烈竞争, 莱卡M4/M5 市场逐渐消失, 以这么小的产量维持在德国生产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再加上这段时间是莱卡财政最困难时期,瑞士的WildHeerbrugg AG 买下了51%的莱卡股票成为股东, 1975 年M4停产后莱卡打算停止M 系列的生产。莱兹加拿大工厂的主管 瓦尔特-克拉克(WalterKluck)提出建议利用加拿大相对廉价的生产费用继续生产莱卡M 系列, 瓦尔特-克拉克 对莱卡M坚定的信念拯救了莱卡M 系列,把它从灭绝的边沿拉了回来, 否则今天就没有莱卡M6、 M7、 MP 和ASPH 镜头了。 莱卡M4-2 是在莱卡M4 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比如它计数器使用塑料零件, 顶盖上的花样刻字成了压印的, 自拍也简化掉了, 成本是降低了, 但是质量可靠性和耐用性也下降了。



11.jpg
9.jpg
13.jpg
8.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卡M4 取景器中一个增加90/135 毫米亮框亮度小透镜也简化掉,这就是在莱卡用户中流传的所谓‘防止眩光’的透镜, 取消了它是造成M4 以后莱卡取景器眩光的原因。其实这个场镜是为了增加135毫米取景
亮框的亮度的。


18.jpg

由于取消了这个场镜, 为了保持135毫米取景框的亮度, 莱卡把反光镜做成了弯曲形状, 这种反光镜可以聚集更多的光线,但也造成了侧逆光下因为聚集了太多光线使强光造成聚焦斑看不清楚的眩光现象。 莱卡M4-2 取景器一直沿用到莱卡M6/M6TTL。 莱卡M4-2只生产了15,800 台,由于M4-2 名声不好, 莱卡在1980 年改进了莱卡M4-2 推出莱卡M4-P (P代表Professional)。它的取景框增加到六个 28/90、 50/75 和35/135毫米。另外莱卡传统黄铜顶盖也改成了锌合金,成本进一步降低。这种顶盖一直用到M6TTL 的后期,到1984 年在莱卡M4-P的基础上增加了TTL 测光成为莱卡M6。技术的进步使测光机构已经可以做得很小了,这次莱卡接受了莱卡M5 的教训没有改变M6 的外形。1998在M6 的基础上增加TTL 闪光测光,因为机身内增加了线路M6TTL 的机身比M6 高了2 毫米,为了加上其它的标志快门速度拨盘也加大了。 M6TTL在很多莱卡用户莱卡看来是一种画蛇添足的做法,因为莱卡用户很少使用闪光灯,在莱卡用户看来莱卡在现有光条件下照出的照片是最能体现莱卡镜头风韵的。由以上可以看出M3 是莱卡M系列中全心全意精心制作的一部相机, 这也是为什么莱卡M3 在莱卡迷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九十年代末期旁轴相机复古热潮也带动了M6TTL的销售量, 莱卡的财政状况也有所好转,M6TTL 后期的顶盖也改回到传统的黄铜顶盖。 M7是在M6TTL 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成拥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在使用上很方便。 但是没有电池M7 只有两档快门可以使用, 这是莱卡用户不喜欢M7的地方。2003 年莱卡因此推出全机械的MP 来满足莱卡用户的需要, 它几乎是莱卡M3 的现代版, 它恢复了莱卡M3 传统的倒片
轴,过片扳手和顶盖上的刻字, 还提供黑漆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使莱卡相机成名的不仅是莱卡机身, 还有莱卡优秀的光学镜头。莱卡镜头生产时间很长经历了Berek(1925-1948)、 Mandler(1960-1980)和 Kolsch (1980- )三位光学设计师时代。 Berek 的代表作有使莱卡闻名的50mm/3.5 Elmar。第二代设计师Mandler设计的35/50/90 毫米Noctilux、 Summilux 和 Summicron系列深受莱卡用户的喜爱。 Kolsch则是新一代莱卡ASPH 镜头设计者。第一代设计师麦克斯 - 伯瑞克(MaxBerek)被称为莱卡光学镜头之父,他1912 年加入莱兹公司一直工作到1948年他去世。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4: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爱看就是鼓励。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06: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M5是不是也成了收藏家喜欢的,因为它少。虽然有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07: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的我心里都痒痒。。。。。。。

好介绍。我把它移到设备板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M3很重,现在都不跌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再读,再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4-27 23: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