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9|回复: 7

推荐查乐平的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9 23: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panet.cn/pop-photo/2002-7/2002-7p100.html

抄录最后一段:

最后,谈谈有关数码锐化的问题。虚化掩模锐化(Unsharp MaskFilter)可以说是“数码暗房”工作流程中不可缺少,而又经常被滥用的一个步骤。笔者曾见到过许多港台中大幅面的数码送展作品,远看鲜明夺目,而近观则几乎不堪入目:严重的过度锐化带来镶边,铃振等非自然“数码伪影”,及夺目的胶片颗粒。锐化其实是-门非常讲究和高度复杂的艺术,而其基本准则应为“宁缺毋滥”或“宁少勿过”。它不应改变作品的任何整体观感,更不能让观众一眼就能发现一幅作品是经由数码处理或输出。具体来说,除选用亮度(L)色道(channel)做微量的全片锐化结合适度的局部锐化(用精心制作的羽化边缘锐化层面掩模以避开蓝天,湖面等无细节多颗粒敏感部位)外,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锐化半径。许多作者惯用1.0(像素单位)以上的锐化半径,甚至有商业软件误导这种错误。笔者是几乎从不使用大于0.4的数值,大多数情况下为0.3。并且,多次小量值(strength)重复锐化的效果好于单次大量值锐化(如,用连续四次量值60的锐化好于单次240量值)。本刊第四期中笔者的作品因经由照片再次扫描,在制版过程中稍有过度锐化的痕迹,观感不及原片自然。大师安塞·亚当斯当年反复强调“原底只是乐谱,暗房加工才是演奏”,并大量使用观众暗室密度调整技巧(比如有时为一棵树做专门遮挡工具等),以使照片能够最终成为传递艺术家所见,和表达艺术家所感的有效媒介。并非每幅自然风光摄影照片都需要大手笔的(传统或数字)暗房处理,但笔者相信,如果大师仍然在世,他也会认可,甚至羡慕当今数码时代自然风光摄影家们手中精细的工具,和他们为强化作品感染力所做的不懈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3: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众摄影其它的文章也有不错的:
http://www.cpanet.cn/pop-phot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3: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0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位公社背后的老技术员。

谢谢模范的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应该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fun 于 2009-4-9 23:56 发表
查乐平的一组图片:
http://image.fengniao.com/vision/vision.php?id=99


色彩鲜艳、构图精致、视角独特、取材就地……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2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fun 于 2009-4-9 23:56 发表
查乐平的一组图片:
http://image.fengniao.com/vision/vision.php?id=99
片子很漂亮。看得出来,花了很大功夫。大量运用HD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2: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澳洲大头 于 2009-4-10 21:01 发表
片子很漂亮。看得出来,花了很大功夫。大量运用HDR。


他好像是用中号胶片,再扫描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5-4 0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