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68|回复: 24

涂文安摄影作品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5 06: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屋脊的眼神


尚 杰

    中国著名影像艺术家涂文安的摄影作品令我震惊,我急不可耐地想对他说点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苦苦思索,吸引我的究竟是什么?如何把摄影艺术家涂文安与普通人像摄影师区别开来?答案是眼神,一般摄影师都把人物的眼神错过了,就好像人根本就没有眼神,于是拍出了很多没有意义的照片。在我看来,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就是照片的意义,因为它绝对纯粹。
    涂文安拍的人物眼神令我震惊得说不出话,因为那些眼神是神秘的,那是来自世界屋脊的眼神,像是来自异域,男女老少,神情各异,绝对真实而毫不做作,与我们这些城市人的眼神不同,因为它远离我们的文明。我看不太懂那些神情,但却因为陌生而对我更有吸引力。
    艺术家拍的照片“天真无邪”,而平庸者拍的照片却总想事先设计好意义,占有被拍摄对象。涂文安决不为他拍摄的西藏人设计表情,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深深懂得天真表情的重要,那些西藏人的眼神确实是设计不出来的。我突然明白了,我无法解释这些眼神,是因为我太熟悉城市人的眼神,而这些质朴的西藏人,他们的眼神中没有城里人那些愿望,透露不出任何权欲和贪欲。我看到了一双双“古老”的眼神,因为它们几百年前可能就是那样,像是眼神的活化石。内地城市人的眼神和西藏人的眼神不一样,因为西藏人的眼神背后,好像还有另一个眼神,那就是惊奇。涂文安拍的每个西藏人的眼神都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是一双双非常专注的眼睛,似乎还不太懂得对着他们的镜头是个什么东西。这是“蒙昧”与“文明”的眼神之间的较量,这种两种视觉的对峙与冲突,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难得一见了。但我要说,较量的结果,却是“文明”的眼神打了败仗。我要说,只有涂文安这样的艺术家才有这样的“慧眼”,因为他摆脱掉“文明”眼睛的种种束缚,拍出了习俗目光所见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西藏人的神情,那神情像是专注的,但是,与其说这些西藏人看见了什么,不如说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因为他们在极力遏制自己的惊讶、欣喜、爱、恐惧,这就是他们的眼神所传达出来的东西。
    与涂文安的镜头对视的那些西藏人的眼神,几百年前就是那样真实地存在过,她没有看见过外面世界的变迁,却可能以同样惊奇的目光注视过大清国来到拉萨的汉人,也就是,这双眼睛,曾经看见我所看不见的东西。我看见了一双看过我祖先的双眼,那双眼睛还能复活很多东西,但是我说不清。
    因为有这样的神情,涂文安的照片中降临了新奇的事情。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些事情究竟是什么?是什么呢?是一些难以归类的东西,是我们以习俗的目光在照片上看不见的东西,因为这些照片中没有宣传,没有教育,没有照片之外的“伟大意义”,为了欣赏它们,我甚至希望自己是“蒙昧的”,没有文化。感动往往并不需要文化。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一些规则的概括,我从文化中感受到一种把问题简单化的意味,且有说教的嫌疑。
    于是,以下我想换一种方式谈论涂文安的摄影艺术,那些新奇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那些西藏人的表情就好像凸现在一幅古典油画上,我知道涂文安是美术院校油画系科班毕业,后专攻摄影艺术,这使他拍出来的照片有神奇的油画效果,甚至使图象中那些粗犷的西藏人,也洋溢着灵秀之气,因为这些图像,也是涂文安“画”出来的。事实的确如此,1822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了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摆好餐具的餐桌》,一眼看去,它就像是一幅油画:这照片与油画有同样的布局,同样的景色。这使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超越于习俗的真实与虚幻之外。这,也是涂文安摄影作品的效果,他镜头下的那些西藏人,就像是经过魔法变化出来的。为什么说“魔法”呢?因为涂文安的影象作品并没有向我证明我的“肉眼凡胎”所看见的东西,经过他的捕捉,他的超人技巧,他用独特的构图和光线“画”出了那些西藏人的神情,那个围着厚厚头巾的藏族少妇,只露着对着镜头溜号的眼神,在眼里浮动的浅笑,使我难以琢磨,因为她不是我以为她是的那样的人,而是我的陌生人,这却让我的兴趣倍增。那眼神的动作是奇怪的,好像是她的幽灵在说话。这形态不是事先摆好姿势的“死相”,而是活生生的局部细节,我的情趣也随之发生转移,甚至有些陶醉,因为这照片并没有直白地向我宣告什么,而是有那么多令我看不懂的东西,使我不再无动于衷。她那溜号的眼神有勃勃生气,她与我的眼神相交,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涂文安的作品因为到处充满着这样一些“随便的东西”反而充满魅力,它充满感情而又令欣赏者的意向抓不住这些感情的意向。因为这些意向几乎稍纵即逝,就像她溜号的眼神,涂文安有化平庸为神奇的魔法,让那眼神在瞬间永恒。     我突然醒悟了,涂文安作品中令我震惊的,恰恰就是类似这样的眼神,一种偶然间刺痛我性灵的局部细节。同时,它也是“伤害”我的东西,我因为无法解释而无法控制这些影像,因为那眼睛没有传达出我想要的信息或意义,因为那是一双双“死去-活来”的眼睛,来自摄影师出其不意的拍照。我坚决认为,只有“抓拍”才可能完美,因为只有没有被注意的动作才是自然的。     西藏是世界屋脊,地球高度的极限。我说,西藏人的目光,也是地球人眼神
极限,涂文安的摄影作品,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妙的地方,一个平时看不见的异域,眼神的顶峰,顶峰的眼神。
   t3.jpg t6.jpg t8.jpg t9.jpg t13.jpg t12.jpg t10.jpg t18.jpg t14.jpg t15.jpg 涂文安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 1980年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专业 1992年毕业于广州艺术大学油画系 2000年创建文安摄影工作室 2002年任“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摄影师 2003年接受邀请为“明日之星”选美大赛摄影师 2004年策划完成“霓裳艳影天地行”西部大型拍摄活动 2005年获中国“东方时尚”十大摄影师 2005年受邀请为“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中国赛区总摄影师、评审委员 2006年至2007年在美国举办巡回个人艺术摄影展


            
尚杰(中国著名哲学家)
发表于 2008-9-5 06: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这样的介绍多多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6: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已经关灯睡了。却又睡不着。起来看到这样的文章。

此时窗外雷雨大作。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6: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有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咳咳,这位摄影师吧,是没碰上我这样的被摄对象。我只要照相就是死羊眼,面无表情, 而且能挺上很长时间,再好的摄影师也拿我没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引子. 这是一个绝好的辩论题材.

首先我得承认这些照片都很不错, 但是, 我只看到了西藏, 我看不到涂文安. 我这样说并非是贬低涂文安, 实际上我对他一无所知, 文章作者对涂文安的赞誉肯定不是仅仅从这有限的几张照片而来的, 我相信, 或者说我愿意相信文章作者的赞美之词来自于对涂文安大量作品的广泛了解, 可是限于如火如荼的辩论需要, 我的评价只能来自这篇评论和有限的几个照片.

我自己也抓拍, 但是我不认为抓拍是人像摄影的正道. 仔细看这几张人像, 姿势很单一, 一半以上是侧面回眸, 唯一可称道的还真就是文章作者点出的"西藏眼神", come on, 对外来客, 或者不客气地说是偷窥客的眼神回应, 就能够代表全部的"西藏眼神"么? 取材, 手法也太单调了吧.

猎奇, 是一切自栩文明的文明人对待不同文化, 特别是"低级文化"的态度(这是一个更大的雷区, 我先预留着). 整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是一本迎合异域猎奇的杂志, 法国佬马克吕步拍的中国也是一路货色, 站在边上, 以所谓的冷静态度去观察, 如同审视试验台上的小白鼠, 抓拍反映的就是这种不参与, 不接触的冷漠感和距离感, 我虽然也不能免俗, 但我觉得应该更丰富一些, 加些参与感进去应该会更好一些.

最后, 还是回到那些"眼神", 这些眼神的确是摄人耳目的不同寻常. 但是, 它们和你看到的其它西藏人像摄影有什么不同? 是西藏成就了涂文安, 江上之轻风与山间之明月, 是造物之无穷藏也, 西藏能成就涂文安, 也能成就你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7: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道 于 2008-9-5 07:36 发表
首先我得承认这些照片都很不错, 但是, 我只看到了西藏, 我看不到涂文安. 我这样说并非是贬低涂文安, 实际上我对他一无所知, 文章作者对涂文安的赞誉肯定不是仅仅从这有限的几张照片而来的, 我相信, 或者说我愿意相信 ...


百忙之中,这个要顶一下。

说实在的没仔细看老不说些什么,但就最后一句”西藏能成就涂文安, 也能成就你我“一点都没错!我百分之百相信。

大多数人去西藏是旅游,如果你是去不管是照相还是摄影,你一定会拍出比涂文安更好的眼神,那是因为藏族同胞的眼神就是那样。

我拍不出,我看惯了,已经不感到”新奇“了。



我反对用猎奇的心态去拍西藏,但是如果用一种试图理解藏族同胞、了解西藏的心态,那么那种好奇的眼光一定会给你无数的快门机会,而这些闪动的快门把图像印在你的心里,你被她感动,因而也会使你的照片感动别人。: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个人去学功夫。
老师教拳,摇摇头,说平淡无奇。
老师教腿,摇摇头,说平淡无奇。
老师教摔,摇摇头,说平淡无奇。

不管是数码还是胶片,拍1000张,总能找出几张好的。
别管他人真牛假牛。先把自己的牛片挑出来再说吧。

我这不是掐,因为我就挑不出自己的牛片。
王道也好,旁门左道也好。
拿片子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谢谢转贴。

这一类人像的特点应该说主要是抓神。还有就是不道说的对不同文化的“猎奇”。

比如手上穿“鞋”那幅。我们都知道藏人五体投地一步一拜,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他手上套的那玩意,还钉了铁掌。再看他头上因贴地而留下的灰印。。。。。

就技术而言,现在到了电子数码时代,这些照片已经显得比较平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7: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icaski 于 2008-9-5 07:50 发表
想起一个人去学功夫。
老师教拳,摇摇头,说平淡无奇。
老师教腿,摇摇头,说平淡无奇。
老师教摔,摇摇头,说平淡无奇。

不管是数码还是胶片,拍1000张,总能找出几张好的。
别管他人真牛假牛。先把自己的牛片挑出来再说吧。

我这 ...


我们这儿说理论呢, 别捣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7: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道 于 2008-9-5 07:56 发表


我们这儿说理论呢, 别捣乱.


根不正,苗可就难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0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深度,有些内涵,风格很不同,(国内很多拍人像都这风格)学习了

文章落款:

尚杰(中国著名哲学家)



这也是国内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6: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抓拍有些象HEISENBERG的 uncertainty principle
就是说,如果摄影者要参与,那么这个SITUATION就改变了。除非你说的参与是指超近距离,让人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这个跟其他的稍远的没本质上的区别。角度不同而已。


原帖由 不道 于 2008-9-5 07:36 发表
首先我得承认这些照片都很不错, 但是, 我只看到了西藏, 我看不到涂文安. 我这样说并非是贬低涂文安, 实际上我对他一无所知, 文章作者对涂文安的赞誉肯定不是仅仅从这有限的几张照片而来的, 我相信, 或者说我愿意相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6: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道 于 2008-9-5 07:36 发表
首先我得承认这些照片都很不错, 但是, 我只看到了西藏, 我看不到涂文安. 我这样说并非是贬低涂文安, 实际上我对他一无所知, 文章作者对涂文安的赞誉肯定不是仅仅从这有限的几张照片而来的, 我相信, 或者说我愿意相信 ...


我发现你还真跟我有点灵犀。你看我在你上面那个回帖了吧?再读5遍,然后再看一遍你的,看看能猜出来有什么联系么?嘿嘿

我认为这个人的拍摄细节体现得不错,但是你如果去印度和非洲也特别容易拍出这种照片。这种眼神是不发达地区的人常有的眼神,你看他好奇,他看着你也好奇,而且还带着些许怀疑。那会儿他们手里要是有相机,照出的我肯定也和平时不一样,所以说这种摄影师碰上我这样的死羊眼就比较难拍出好作品来。知不道的一点特别同意,这些照片中任务的动作惊人地雷同,照片的角度惊人地雷同。看前五张以后就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个人的技术值得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6: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的肖像家之一是这位
http://www.musarium.com/portraits/
很老套是吧。。没办法。。 :loveliness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每次感觉都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5-7 05: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