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60|回复: 61

中国话剧也太强了点吧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2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去看了孟京辉的话剧《柔软》。我认为除了台词有点法国酸之外,整个剧的编排和舞台效果太有创意了。说的是一个男人觉得自己是个女的,要做变性手术。医生是个女的,但是有点男性化。她要亲手把这个帅哥男的变成女的,可是她却很喜欢这样的温柔的男性。为了让他明白做男人的好处和做女人的难处,她们在手术前夜长谈,并发生了关系。结果男人的问题并不是做男人和做女人的社会性问题,而是他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是男的。属于精神上的认同感问题。最后还是变了,男病人和女医生虽然最后分手,但是他们却从精神上融合了。这个话题演起来恐怕会突破很多人的道德底线,但是表演却安排得非常巧妙,让观众和编剧一起玩哲学的同时也玩视觉暗示。情色一点不少,但是却并不色情。

舞台的设计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有创意的设计之一,除了布景道具之外,还动用了多媒体光影手段,让人物在观众眼里形象忽而高大,忽而渺小;忽而实际,忽而飘逸。舞台空间的利用也是全方位的,就是演员可能有点累,爬上爬下的。演员可以说不光是个话剧演员,而且还是很不错的现代舞演员。

记得前些天一个搞戏剧投资的朋友问我英国人喜欢看什么样的戏,我想了半天说不上来,因为英国人看话剧跟吃饭一样,什么剧都能看,关键是编排上要非常的巧妙,要让人有所回味,得有能够跨文化打动观众的东西。《柔软》其实就是这样的作品。《柔软》在用感官效果来表达剧情方面绝对是我看过的所有话剧里面一流的,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印度、西班牙、澳大利亚、法国和中国的戏剧。关于人的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整部戏105分钟不停歇地这么个讨论法,难免显得有点形式主义和装蒜。讨论的深度因为作者明显是端着肩膀写作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中国小资很多都这样,也不能说不迎合了他们的口味。

总体上说,这出戏太出乎我的意料了,真比英国国家剧院上演的很多实验型话剧也不差啊。以前认为想让中国的话剧突破茶馆是太困难了,真不是呢,潜力真是大大的。中国的新生代艺术灵感太强了,我都怀疑舞台设计是英国毕业的。嘿嘿

就是票价太贵了,比伦敦还贵。楼上快到最后一排了,居然卖200块钱。心疼得我都没吃晚饭。

那天看见天津上演river dance,居然有1980元的票价。气得我够呛,那个有什么了?不就是爱尔兰农民跳踢踏舞吗?噼里啪啦的,弄得跟威风锣鼓一样,除了听个响动,一点正经内容没有。唉,中国农民怎么就不能挣这么多呢?非得巴结外国农民。真为我们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感到没劲。看看人家北京人,自己弄出来的东西,如果有英文版的,肯定能轰动英国戏剧界。

哼,不让照相。不让照就不让照吧,反正我也没带相机。但是观众穿的衣服确实很有特点,中年上班族都和英国的大学生一样的打扮。手机捏几张。

1
IMG00164-20101117-1900.jpg

2
IMG00165-20101117-1904.jpg

3
IMG00159-20101117-1858.jpg

4
IMG00158-20101117-1857.jpg

5
IMG00162-20101117-1859.jpg
发表于 2010-11-19 2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想为你对这《话剧》的评论说几句好听的话,又见到你说到其舞台布置如何的艺术;设计人估计是个留英毕业的。。。。这就有点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想为你对这《话剧》的评论说几句好听的话,又见到你说到其舞台布置如何的艺术;设计人估计是个留英毕业 ...
jimbo 发表于 2010-11-19 21:29



    这应该是最高级的好话了,嘿嘿。现代话剧的重要突破现在就是如何让舞台布景通过多媒体的展现,能够参与到表演中来,而不光是作为表演者的辅助道具。英国在这方面尝试的戏剧也有,以前有一部讲印度数学家到英国留学的话剧,另外我记得德国这样的先锋话剧尝试也比较多。但是,和中国的这部相比,是相对保守的,而且想象力也比较逊色。在此以前我看过的最强的一部是英法中合作的《西游记》,不过我认为那部戏太西化了,处理中国元素太过小儿科,中国观众不一定能够接受。《柔软》这部话剧在这方面的创意和表现力应该是我到目前为止见到过的最强的了。

没辙啊,英国的艺术创意设计现在就是全世界实力最强的,世界顶尖的三大设计学校,服装、艺术和舞台就在伦敦,中国现在稍微名气大一点的设计师,多数是英国毕业的。我如果说他们是美国毕业的,那也太掉价了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22: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也太掉价了不是。"
no.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也太掉价了不是。"
jimbo 发表于 2010-11-19 22:43



    哈哈,国内艺术界的人士还是挺能装的,一说欧洲就心潮澎湃的,说法国就更来劲儿了。张嘴就巴黎巴黎的,也不嫌自己俗。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1: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国内艺术界的人士还是挺能装的,一说欧洲就心潮澎湃的,说法国就更来劲儿了。张嘴就巴黎巴黎 ...
问题多 发表于 2010-11-19 22:49



以前的话剧,能是什么好东西。呵呵。
5·4那一代的东西最差劲。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看了孟京辉的话剧《柔软》。我认为除了台词有点法国酸之外,整个剧的编排和舞台效果太有创意了。说的 ...
问题多 发表于 2010-11-19 20:43


这手机拍的片子还挺耐看,像水彩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话剧都是骗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7: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乐不思蜀么。没到哪都矫情一下:“中国人怎么,,,,,人家大英帝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话剧都是骗人的。。。。。
澳洲大头 发表于 2010-11-20 06:54


电影、电视也都是。嘿嘿。文学、摄影也是。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07: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话剧,能是什么好东西。呵呵。
5·4那一代的东西最差劲。嘿嘿
柞里子 发表于 2010-11-20 01:50



   不知道呢,还以为茶馆登峰造极了呢,后来听人说在北京,现在人艺那些老戏也就是一个怀旧功能,和莎士比亚的戏差不多了,看的人越来越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0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手机拍的片子还挺耐看,像水彩画。
柞里子 发表于 2010-11-20 01:52



   分辨率低,就成了水彩。再低点就成了泼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07: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话剧都是骗人的。。。。。
澳洲大头 发表于 2010-11-20 06:54



   有不骗人的话剧么?嘿嘿。电影电视更骗人了,还剪接,后期录音呢。这次看国内把英国大老粗都给配成雀巢咖啡广告词一样的口音,让人觉得很不适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07: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呢,还以为茶馆登峰造极了呢,后来听人说在北京,现在人艺那些老戏也就是一个怀旧功能,和莎士 ...
问题多 发表于 2010-11-20 07:48


5·4时代人才差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什么时候国力最弱,什么时候人才最差。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08: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乐不思蜀么。没到哪都矫情一下:“中国人怎么,,,,,人家大英帝国,,,,”

...
leicaski 发表于 2010-11-20 07:10



   别说,现在比以前难嚼情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人动不动就把我们大英帝国首相来中国签大单子这件事拿出来降妖一样。我都闷了好几回了,有一次掏出我的镇山法宝,当场运气口念英语,结果我摇身一变就成了唐僧念紧箍咒的模样,对方立刻伏地告饶,说女魔头啊,你厉害,你厉害。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四海人民公摄 - 海外华人摄影爱好者网站

GMT+8, 2024-6-16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